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4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采 桑
 作者:  浏览次数:1350  放大 缩小 默认

  

殷艳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栽桑养蚕的国家,有记载称早在4000多年前,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之妃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描述的是暖洋洋的春天里,鸟儿在枝头欢唱,少女们手挽竹篮,沿着田间小路,兴致勃勃采摘嫩桑叶的景象。
  到了元代,蚕丝生产的中心便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迄今,西南地区仍有大量养蚕户。
  小时候我家里也养蚕,一年养三季:春蚕、夏蚕和秋蚕。蚕房搭在堂屋里,四根承重的柱子稍粗,分立于四个角;再砍一些手腕大小的竹子分层横绑在柱子上,大约每隔四十公分左右绑一根。四边形的架子其实不是太稳当,所以一般都是靠着一面墙体搭起来,可以借一点点墙壁的稳力。架子搭好后,养蚕的簸盖便一层一层整整齐齐分放在架子上。
  蚕刚从卵里出来的时候只看得到一个小小的黑点,芝麻般大小,只能用一根鹅毛轻轻地拨动。蚕小的时候吃得很少,所以不需要采太多桑叶。隔一段时间它就不动了,像睡了一般,俗称“翻眠”。翻一次眠蜕一次皮,个头便长大一些。等它第四次“翻眠”醒来之时,它已经从最初的一颗黑色的小点点长成一条白白胖胖的蚕啦。这时候的它正奔着吐丝织茧的大业而去,所以胃口也变得很大了。路过蚕架子,只听得“沙沙、沙沙”之声不绝于耳,密集而紧凑,像是酷暑褪去后,秋日的第一场雨打在大片的树叶之上,有一种急迫之感。
  这时的蚕千万不能被饿着了,妈妈说少吃一口它都不能变成“亮蚕”(蚕要吐丝前通体透亮,这时候就可以把它捉到草垛上等待织茧了——俗称“捉亮蚕”)。自家种的桑叶不够了,只好背着背篓到处去搜罗一些。有时候运气好,附近同样养蚕的人家有多余的桑叶可采;有时候则是采一些野生的桑叶回来对付。野生的桑叶没有经过嫁接,叶片小且薄,蚕吃了像营养不良般,不能够长得很粗壮,也吐不出上好的丝。蚕茧的大小、成色、织法等等,在出售的时候都直接影响到等级的评定,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蚕农是不愿采摘野地里的桑叶喂蚕的。
  那年夏天,眼看蚕要吐丝了,家里的桑叶却不够,爸妈开始犯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饿死。七八岁光景的我背着一个小小的背篓,跟在妈妈身后,四处找桑叶。五一所那里有一大片桑田,是西南农业大学的试验田。我和妈妈顶着烈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来到了五一所那片试验田。那里的桑树枝繁叶茂,叶子比自家桑地采摘到的大一倍,且肥厚多汁。我和妈妈潜入那片地采摘起来。我的动作很慢,一则年龄小,二则心里怕,摘一片战战兢兢,每一分钟都想要逃走。大夏天的中午其实没有几个人在外面行走,但任何的风吹草动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来抓我们了。可是那么好的桑叶采在手里,心下又很是宽慰。虽然我所采不多,但总聊胜于无。就这样一面欣喜一面忐忑着,采摘了好一阵,听得有人渐渐走近,我和妈妈只得背着筐子赶紧离开。
  回去的路上,骄阳依然顶在头,桑叶乳白色的汁已经和着汗水,早就变得黑漆漆了,黏黏糊糊粘满了手。我又渴又累,尘灰满面里揉杂着逃跑的窘迫。回望走过的路,我松了口气,心想总算离开了,终于安全了,可是又带了点遗憾,恨不能多采摘一些,那样的复杂感受毕生也难以忘却。
  偷偷去西农的试验田采过两次桑叶,总算没让家里的蚕饿死。
  上中学时读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东南隅……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衣为上襦。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稍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老师说这首诗表达的是美貌的采桑女不畏强权的精神,高度赞美罗敷的智慧勇敢忠贞。可是我想的却是,不过是采摘桑叶,她怎么可以这么美美地出门:梳着好看的发髻,戴着宝石耳环,身穿紫衣彩裙,款款而行。同样是采桑叶,她的举手投足皆是风情,看得周围干活的人都误了自己手上的活计。回想起幼年那个偷摘桑叶仓皇逃跑的自己,多么像个小叫花子。
  我们家已经好多年没养蚕了,可是那片试验田还在。
  前几天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带回一个小小的盒子,打开一看,竟是四条小小的蚕。女儿说,学校老师让带回来观察。唉,学校只发蚕不发桑叶,该如何是好?给她同班同学的家长打电话问桑叶怎么解决的,答曰:“五一所那有块西大的实验田,去征询一下能不能摘几片吧。”
  对方说得很详细,我听了不禁莞尔。撑一把遮阳伞带着女儿出门。二十多年来,周围的老店早已拆掉,新建起高楼、公路。而这片桑田,竟一直没变,桑叶依然那样肥美,长势喜人,在烈日下越发显得郁郁葱葱。那样新鲜娇嫩的翠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要滴出一抹油亮来。得到实验田管理者的应允,女儿欢快地采摘起来。
  我看着女儿在地里兴奋地奔跑,时不时听到她的惊呼:“妈妈,这里有一片叶子好大啊”“妈妈,这一片也好好哟。”
  穿着公主裙的女儿,心情好得不得了,粉色荷叶边在绿色的田地里飞扬,一如她高昂的情绪。她永远不用体会,曾经的我,在这里有着怎样的心情。
  但愿我亲爱的小孩,永远可以像今天这般美丽、从容而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