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2年12月14日
新闻内容
第二版:新闻
作家黄亚洲来碚讲述雷锋故事
 作者:记者 曾晓隆  浏览次数:6715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年前,长篇小说《雷锋》的出版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211日,《雷锋》作者黄亚洲做客北碚报副刊名家讲堂,为广大读者讲述雷锋鲜为人知的故事,对雷锋形象作了深刻诠释,让文学的力量走进读者内心。

克服纠结   创作《雷锋》

“雷锋精神,在今天还有多大的市场?今天还值不值得说?有关雷锋的文学作品,今天还值不值得写?”创作长篇小说《雷锋》之前,黄亚洲曾受到不少反对和阻挠。然而,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亚洲随中国作家团奔赴灾区采访创作的经历坚定了他创作长篇小说《雷锋》的决心。

“汶川地震救援的第9天,我和一群作家朋友赶往灾区现场。在四川的10天,我每天晚上都是凌晨睡觉,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因为我眼前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雷锋,为此我感动不已。”黄亚洲说道。在彭州灾区,他碰到了一位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他的14位同学,每人自费1万多元,到灾区最苦最危险的地方当志愿者。部队官兵、基层干部、公安民警,怀里紧紧搂着孩子的老师……在黄亚洲眼里,他们都是奋不顾身的活雷锋。

从四川灾区采访回来后,黄亚洲就跟大家讲:“写《雷锋》,我写定了!”黄亚洲说:“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一旦出现大灾大难,‘雷锋’就会以一种很醒目的方式,层出不穷地站出来。雷锋精神,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雷锋一生有两个外号

为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黄亚洲赶往沈阳、抚顺、长沙等雷锋生前居住、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他的同乡、同学、战友们,而后又去了雷锋入伍的营口,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采访中,黄亚洲得知,雷锋的一生曾经有两个外号——小学时期的外号是“浮头鱼”。因为小学时代的雷锋对学校的活动特别积极,只要老师、校长号召什么,比如唱歌、跳舞、参加腰鼓队,他都会积极举手报名参加。

雷锋还有个外号是“马列主义者”,这是部队战友们起的。有一次,战士们吃了老百姓的红薯,雷锋看了觉得不妥,于是在开班务会时提出意见。班长听了不舒服,便给他起了这个外号,但雷锋并不介意,两人后来还成了很好的兄弟。

黄亚洲认为,从雷锋的两个外号上可以看出他对理想的追求、对原则的坚持,很不简单。

雷锋是一个精神标杆

雷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符号?当今社会,这样的精神符号还是否存在?还能不能闪光?这是黄亚洲在创作《雷锋》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此,黄亚洲飞赴东北各地,探寻雷锋当年的踪迹,和雷锋当年的老战友们座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得出了结论:雷锋,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个精神标杆。

“学雷锋不仅仅是去学他推个车、打个伞、洗个碗、擦个车、扫个地、拎个包、送人到家,不是这些简单的事情,而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在内心深处,也要有像雷锋那样的与人为善、争取‘共赢’的心。”黄亚洲说。

通过翻阅大量的材料,黄亚洲发现,雷锋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年轻、热情,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这些的确是事实,他在工作当中也确实不怕吃苦,还能动脑筋,踏踏实实地干一行专一行。

黄亚洲认为,雷锋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典型,“是历史的、经典的、成熟的、可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