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7年11月0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汤志长与明心桥
 作者:  浏览次数:1251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 卢
  东阳城边,溪流环绕,溪水汇入嘉陵江,将一块沙洲,分为上坝下坝。溪上无桥,每遇洪水,船倾楫摧。商旅不行,百姓望水兴叹。
  草药先生汤志长,在城中开了一家中药铺。临水启门,背靠青山。三间草堂,清净明亮,花木扶疏,四季流香。汤先生深得祖传医方,医道高明,医德高尚,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先生望闻问切,仔细周详。若遇贫寒之士,他还奉送药包不收一文。方圆百十里,有口皆碑。行医十载,一贫如洗,年过而立,尚未娶亲。
  一日,一老妪牵一稚童在药铺诊治后,汤先生扶老携幼,送二人上得渡船。哪知,船至水心,洪峰忽至,船翻人没,汤先生眼睁睁望着祖孙二人魂归西里。久久伫立岸边,痛心疾首,以泪洗面,他似自己断送了二人性命。
  从此先生终日无语,眉峰紧聚,沉思默想溪上无桥,长此以往,难免重蹈覆辙。志长铁心舍身为民,锁骨募捐,建造桥梁。是夜,明月高洁,清光似水,志长独坐堂中,制好麻药备好铁锥铁链。然后,更衣净手。焚香拜月,抚琴作歌。歌云:
  溪上无桥兮民遭殃,吾愿锁骨兮造桥梁。
  桥若不成兮锁不取,大丈夫舍身为四方。
  歌罢,仰天一口喝尽麻药,俄顷,抓起铁锥,对准锁骨窝,猛地一刺,顿时,血流如注。他不顾疼痛,将铁链穿骨而过,然后,敷上止血膏药,此刻,麻药已过,志长疼痛难忍,大汗淋漓,几乎昏死过去。
  下坝一渔人闻之,每日在江中捕捞些鱼虾用沙罐熬成鲜汤,待服志长饮下,将息数日后,觉神志清醒,病体康复。便起身修整,足蹬草履,青衣小帽,质朴素净。他提着铁链,搭着钱袋方才出门。
  他风尘仆仆,八方奔走,每到一处,百姓轰动。一逢场天,市井街巷,茶馆食肆、栈房当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便跃上戏台,舞动铁链,震得山响,引得百姓围过来。他一改平素斯文,高声宣讲。列位老乡,江上无桥,百姓遭殃,捐资建桥,利在百姓,造福四方。志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百姓无不为他真诚所动,争先捐钱出物,踊跃非常。
  有时,志长发挥所长,过街穿巷,挨门挨户,送医上门,问诊治病,把所获药费,也充为桥资。他视钱如命,即使饥肠辘辘,也不动一文去吃个黄糕、喝碗凉茶。忍饥挨饿,风餐野宿乃是家常便饭,但他虽历经苦难,仍痴心不改。
  时光流逝,不觉一年。志长含辛茹苦,一文一分,日积月累,终有纹银上千两。
  一日,志长远道归来,步履沉重,返回家中,远见一人,候在门前,那人玄色长袍,仪容魁岸,神采飘逸。志长走上前去,才识得是数年不见的老友,本地士绅,姓吴名文山。这位吴先生闯过京师,采过石油,开过矿山,乃东阳城中一位见多识广的有识之士也。
  志长双手抱拳:“吴兄数年不见,今日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请兄入室用茶。”汤吴二人在堂前坐定,文山拱手道:“愚兄回归故里,街头巷尾,茶房酒馆,耳闻乡亲四处传颂,贤弟锁骨募捐,为民修桥之壮举。这铁链穿骨,岂凡人所能为之。贤弟之举将与那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卧冰求鲤一样彪炳青史。”文山呷了口茶又道:“为民造桥,弟敢舍身,兄愿破财。昨日兄长已将全部家产变卖典当,换得纹银八百两,赠弟造桥,还望笑纳,不须推辞。”说完捧出银票。志长也起身离座。双手接过银票,纳头便拜,谢道:“兄长厚意,小弟领受。吴兄倾家破财为建桥,东阳百姓岂能忘怀。”接着又嗟手叹道:“吴兄之举算是帮了小弟大忙,但桥资尚缺千两。这造桥之事是有望还不可即也”。
  文山见之曰:“志长吾弟,不必忧虑,兄弟与渝州富商黄文义交谊颇深。此公一向慷慨大方,乐善好施。你我弟兄何不择个良日到重庆府去,求他出手相助。”志长闻之,好不喜悦道:“这等好事,何不早言,贤兄即刻与我打点行装动身前往。”
  于是,汤吴一道,乘一叶扁舟,穿观音峡,过水土沱,抵朝天门。弃舟登岸。行至黄花园,眼前一座深宅大院,茂林修竹,曲桥荷池,其为清爽。待家人通报后,二人步入花厅。见一老人健步迎来,慈眉善目,美须齐胸,气度非凡。汤吴一人与黄公相互施礼后,分宾主入座。志长便道:“黄公德高望重,英名远扬、仰慕多时,今得相会,真三生有幸。”文山紧接把志长为民造桥,锁骨化缘,尚缺桥资之事一一道来。
  黄公连连点头,手拂美须,道:“二位豪杰为民造桥,一位伤筋动骨,一位倾家荡产。不计利,不为名,可敬可佩、可歌可泣。黄某虽不才,这架桥铺路,行善积德之事,胜烧百日之香,何乐不为。造桥不足银两,老夫甘愿奉献。”当即唤来帐房,封好千两银锭,交予汤吴二人。
  志长觉得建桥之事,指日可待。加之吴黄二人之又好言相劝,这才叫人相助卸下铁链,与文山共图建桥大业。汤吴回到东阳,请来桥师察勘桥址,绘制桥图。二人吃住工地,催工促料,指挥工匠开采青石。新桥以石为墩,以石作梁,以石铺面,以石雕栏。冬去秋来,一条石龙飞卧水上,好不壮观。
  新桥建成,万民欢腾,为彰扬汤吴二人功绩,定桥名为“明心桥”。刻石其上,好让世人皆知。
  新桥落成那日,蓝天高远,白云悠悠,鼓锣喧天,鞭炮齐鸣,新桥两岸,人山人海,好不闹热。一乘八抬大轿,披红挂彩,唢呐开路。按本地习俗,新桥落成,要抬一位德高望重者,行踩桥之仪。大轿来到城中一百岁老翁家,可那老翁死活不肯上轿,老泪纵横道:“一人栽树,万人乘凉。今日踩桥,莫忘建桥功臣汤志长。”
  八抬大轿又行至志长宅前,推开柴扉,人去屋空。只见那竹篱墙边,一丛白菊,赛银胜玉,凌立秋风,清香缕缕。众人站在门前久久不肯离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