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2年08月24日
新闻内容
第二版:新闻
民俗专家:要正视传统节日
 作者:记者 郑雨梦 余常海  浏览次数:6701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历七月七   结婚登记打挤

民俗专家:要正视传统节日

本报讯   (记者 郑雨梦 余常海)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七夕”,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如今,不少人把这天比喻为“中国情人节”。而民俗专家却表示,“中国情人节”这个说法不准确,“七夕”有它的文化传统内涵。

婚姻登记处:一天登记87

“您的证件带齐了吗?请到旁边复印一下。”“请问,这张登记表应该怎么填?”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厅内人头攒动,柜台前挤满了前来登记结婚的情侣。为避免婚姻登记大厅“打拥堂”,工作人员特意在大厅中间摆了桌子,以便新人填写表格。

大厅里,蒋丽正“指挥”着男友梁涛涛办理登记手续。特地选在这一天登记结婚,是为了给自己的婚姻留下美好的记忆。因此,两人早在几个月前就在婚姻登记处预订好“七夕”领证。“牛郎织女相会,我们也结婚沾沾喜气撒!”梁涛涛调侃道。

像蒋丽和梁涛涛这样为浪漫而登记结婚的新人不在少数,但是也有许多新人不凑“七夕”的热闹。

新人蒋凌云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他与女友吴瑶在一起又刚好七年,因此他们特意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没想到正好赶上了“七夕”。

赶巧的还有杨玲、张志两口子。“我们两个记性都不好,怕连结婚纪念日都要搞忘,所以干脆就选一个好记的日子。以后每到‘七夕’,我们就知道是结婚纪念日了。”杨玲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统计,昨天全区共有87对新人登记结婚。

商家小贩:玫瑰滞销  促销遇冷

和门庭若市的婚姻登记处相比,花店的生意冷清了许多。“提前了两天就把玫瑰准备好了,没想到今天生意这么惨淡。”在中山路步行街的一家花店,老板张先生苦笑着说,原以为今天会有很多情侣买花,没想到生意并不好。提前包装好的百余束玫瑰,仅仅只卖出不到10束。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小商贩王婆婆这里。以前,王婆婆手工制作的泡沫纸玫瑰能卖出四五百支,如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在步行街上搞促销活动的某摄影工作室也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虽然参加现场游戏的人不少,他们推出的优惠活动却乏人问津。

民俗专家:要正视传统节日

因为民间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所以,“七夕”被赋予了浪漫的爱情色彩,如今更被不少人称为“中国情人节”。

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起源于汉代,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每到“七夕”,女子都要在月下穿针引线,摆下瓜果贡品,乞求自己能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心灵手巧,做一手好的针线活儿,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乞巧节。

如今,把“七夕”的定义偏向“中国情人节”,人们也逐渐淡忘了这个传统节日的渊源。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更应被强调它的传统内涵,被视作一个传承文化的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