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8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综合·文化
嘉陵江畔话苏医
 作者:高代华  浏览次数:3376  放大 缩小 默认

  

  1939年3月初,国立江苏医学院(以下简称“苏医”,今南京医科大学)的师生在日军的轰炸和炮火硝烟中分批抵达重庆,暂住重庆枣子岚垭47号驻渝办事处。乡建时期的北碚社会稳定、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苏医意愿迁址北碚,并购下北碚医院(今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作为本部与教学楼,以解学院复课的燃眉之急。
  北碚是迁建区,卢作孚与北碚实验区署预见将会有大量单位迁入、大批避难民众涌进,人口势将大增,也必然会增加病疫防范的压力。而要治病防疫,以北碚当时的医疗设施、医护力量存在困难,于是着手筹建了一所正规医院,定名北碚医院。北碚医院座落在嘉
  陵江西岸,距离北碚正码头一公里许,老百姓习惯叫池角凼(现牌坊湾)的一处山岗上。医院大楼于1939年4月落成,正待启用之际便迎来了苏医,这无疑将有利于缓解、完善和提升北碚的医疗服务水平。4月14日,苏医全体师生迁往北碚,并于5月22日复课。至此,经千里迁徙的苏医在北碚安定下来。
  矗立在池角凼右方山岗之上的苏医本部与教学楼是一幢灰白色中西结合式建筑,面积2200余平方米,漂亮而庄重,楼内有60个房间,足可作为教学和办公用。为了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苏医又在本部的周围修建了大礼堂、图书馆、仪器室、药品储备室、实验用动物饲养室、男女生宿舍、食堂和教授宿舍等,让这一大片昔日住户稀少的荒坡一下子充满了生机。
  苏医复课甫定,师生和医护人员即以专业专长开展起医疗服务、医学人才培养、卫生防疫和战时救护等多项工作。
  对于医疗服务,北碚虽然早在1927年就成立了峡区地方医院,于1939年成立了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卫生所,但在各个方面都十分薄弱,还是存在民众看病难、看大病重病难的问题。为此,苏医首先开展地方临床医疗服务,也解决学生见习实习的问题,即于1939年8月在青北公路(青木关至北碚)祖湾汽车站(现区门诊公交车站)对面,筹建了附属医院,实行分科治疗,并于当年11月20日开诊。附属医院诊疗科室及设备较全,医护人员水平也高,北碚及周边区县的病患纷纷慕名前来就诊。一些旅居北碚的名人,都在附属医院就医过,如梁实秋、老舍等。
  为解决当时前线与后方医疗、防疫、救护工作专门人员缺乏的困境,苏医依靠自身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培养战时亟需医学人才为己任,通过坚持开办职业训练班、职业学校、卫生教育专修科、医本科和医学专修科,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各个层次的医护人才,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苏医名师荟萃,有着优秀的科研人才,针对难民大量涌入,物资、药品紧缺,易发生流行病等情况,也为发展国家医学科学研究,苏医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先后建立了预防医学研究所和医学研究所,开展地方流行病的研究、防治和医治。在重庆地区连续发生天花、霍乱等数次疫情时,为做好防疫工作,苏医与北碚三峡实验区署共同组织,以多种方式向民众进行卫生宣传和教育,同时还组建细菌检验队,开展霍乱疫苗义务注射和寄生虫防治;北碚地方流行钩虫病,许多人无钱医治,苏医与北碚管理局联合成立地方病防治队,从事钩虫病防治,先后治愈病患四千人以上,解除了民众疾苦;苏医附设的公共卫生事务所与中国育婴保健会合作,开办了北碚婴儿施诊所,免费开展婴幼儿疾病的治疗和卫生保健。这对于维护婴幼儿的健康,解决底层民众无钱治病的困境,稳定社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战时救护方面,苏医师生的表现最为果敢。1940年,敌机对北碚市区工厂、民房及学校进行了四次轰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毁。面对轰炸,苏医师生积极行动,组建若干空袭救护队,又和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合作组成空袭流动医疗队,每次敌机轰炸后,师生们即以悲愤的心情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苏医师生的这种救死扶伤精神,受到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传令嘉奖。
  那些日子虽然较为艰苦,但苏医的师生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刻苦学习、紧张工作之余,如果没有警报的骚扰,师生们也会到整洁的街市逛逛,到风景宜人的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北温泉游玩,或者去图书馆、博物馆汲取知识。
  在冬春的枯水季节,苏医的师生们也会走下山岗,穿过简朴的学院门坊,到铺满鹅卵石和细沙的嘉陵江畔看江帆,听纤夫喊号子,顺便寻几颗小而斑斓的鹅卵石,然后去一探池角凼。那是一处河滩延伸到岸壁,因特殊地形造就的一个与江流同向,涨水时被淹没,水退后存水而形成的像调羹状的大水凼,宽阔如池塘。冬季,池中水尤其清冽,边沿黄沙细软,远处卵石叠趣,可算得一处江畔野景。当池中水慢慢退去,北面形尖如角,恐怕这就是池角凼的来历吧。这些来自江南的师生,除了惊叹于江河的鬼斧神工,“凼”字的读音也使他们想起家乡广阔的水域,因此也读作“荡”,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于是,通信地址上便就出现了“重庆北碚池角荡”,多年后的回忆文章中也是写作“1939年,学校复迁重庆北碚池角荡”。
  苏医在北碚七年,做了许多于国家、于地方、于民众生命健康的大事好事,人们或亲身感受,或有耳闻,赞许之声不绝于耳,因此,把池角荡苏医本部那一带亲切地叫作“苏医邨”(同“村”)。
  抗战胜利后,因回返交通工具匮乏,苏医的师生于1946年6月20日第一批乘专车启程,经川陕公路回镇江,后由水、陆、空分批东下,持续到1947年初。当时,《嘉陵江日报》特刊发报道,称“北碚卫生院将分别接管该院各种设备,接办后之医师大部照旧并积极推进事业以免影响北碚建设及北碚人民生活”。苏医虽离开,却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继续支持北碚的医疗卫生事业。
  北碚卫生院接管后,将苏医附属医院移交的部分设备搬迁到原苏医本部,并成立北碚卫生院附属医院住院部。1947年8月,北碚卫生院附属医院被命名为北碚医院。1953年3月,重庆市政府卫生局决定,北碚医院改名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曾经的池角凼、苏医邨、苏医附属医院已不复存在,唯有后来曾成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部的那幢大楼——原国立江苏医学院本部,经2012年修复,依然矗立在嘉陵江畔,成为北碚抗战时期一段史话的见证。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