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1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综合
推进“中医强区”建设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作者:  浏览次数:157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7月17日,区中医院医生(右)给市民贴“三伏贴”。(资料图片)

2018年7月17日,区中医院医生(右)给市民贴“三伏贴”。(资料图片)


  

  日前,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专家智库成立暨民族医药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区召开。会上,中国民族医药康养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民族医药康养产业研究院获得授牌并落户我区。
  “这表明,我区在建设‘中医强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围绕打造“中医强区”,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色明显、适应群众需要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持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
  目前,我区中医中药年均服务群众达50余万人次,占全区医疗服务人次30%以上,为当地及周边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位推动,加强中医基础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近年来,我区将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突出位置,把中医药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北碚区中医药发展中期规划(2015—2020年)、长期规划(2016—2030年)明确发展目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6-2018年,全区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分别为2007.67万元、2324.75万元、5283.2万元,分别占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12.28%、11.95%、24.09%。
  为推动中医事业发展,我区还建立了多系统、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政策保障到位;备案中药院内制剂58个,中医药服务“一降低、两提增”的医保政策广泛执行,即降低门诊治疗起付标准、增加中医药报销项目、提升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报销比例;统筹推进区中医院综合改革,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为抓手,为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我区有高级职称中医药人员近100名,建成“三室一站”,即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高级中医药人才工作室6个,重点专科研究室7个,区级名医继承工作站23个。拥有国家级中医药学(专)科、建设项目7个,市级中医药学(专)科、建设项目12个。
  通过高位推动,我区中医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依托全国示范中医院——区中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九院、标准化的基层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成区级医疗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医疗服务范围辐射重庆北部及川东北地区10余个区、市、县。

龙头带动,推动中医传承创新
  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中,我区注重发挥区中医院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为基层培养中医保健业务骨干,让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多惠及百姓。
  区中医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是抗战期间成立于南京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办中医急救医院——中医救护医院,1959年更名为“北碚区中医院”。近年来,区中医院坚持围绕“文化铸魂、品牌立院、发挥特色”的宗旨,继2012年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以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2017年再次高标准通过“三甲”复评。
  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中,该院创造性地通过跨省(市)院校合作的方式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建立非直管附属医院关系,建设硕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成为广州医科大学等多家高校的教学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开展广泛协作,形成了“南北借力”的格局。医院拥有美国通用1.5T超导磁共振、日本东芝64排CT等先进诊疗设备2000余台件、价值达1.5亿元,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的科学检查技术和手段,提高诊断准确率,做到初始诊断现代化、诊疗思维经典化、疗效观察客观化、中医治疗规范化。
  目前,区中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获得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的区县级中医医院,正有序推进中医重点专科综合楼建设。该项目投资约1.25亿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集中布局中医药传统技艺服务中心、中医脑病传承创新区、中医经典治疗区、中医重点专科病区、中医传承推广区、中药制剂室、中药临方加工室、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室等中医药传承创新用房,将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示范引领,优质资源辐射基层
  在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过程中,我区还积极探索让区级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努力让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中医药资源服务。
  区中医院自2000年后开始承办建设龙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来,这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施行行政领导、发展规划、行为管理、人财物调配,“三甲”医院作技术支撑与社区医疗服务接轨,双向转诊制度无缝衔接,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同时,区中医院还与15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中医医联体,中医专家有计划到基层卫生单位指导、查房、巡诊,帮助基层新开展三九(伏)贴、小针刀等中医药技术。初步形成“两降一拓展”共赢局面。即:三级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中医药技术服务成本;基层医疗机构为三级医院治疗患者提供康复阶段治疗场所,降低医疗费用;基层医疗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更为三级医院脑病科、治未病中心等中医药服务功能拓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区大力推进中医文化传承,依托区中医院的“三堂、三馆、三中心、三基地”(即:国粹堂、名医堂、正骨堂,仲景馆、养生养颜馆、本草馆,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率先在全市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创新分段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具体内容,以进课堂、进课程、进家庭的“三进”方式,积极构建特色地方课程引领、主干学科课程渗透、学生家长协同配合的中医药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我区印发各类中医文化读本1万余册,市、区20余名专家参与活动,举行巡讲200余场次,培训学生、家长、老师10余万人次。本报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