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7月06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要闻
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书记唐海燕:
“不怕群众‘找麻烦’,就怕群众不如意”
 作者:  浏览次数:1341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海燕正在工作。

唐海燕正在工作。


  

本报记者 齐宏 文/图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为群众解决一些“麻烦事”就是她的每天工作。她常常说:“不怕群众找麻烦,就怕他们有事想不到我。”她就是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党委书记唐海燕。

成立社工室社区娃娃有了“大本营”
  2014年,不满28岁的唐海燕当选为新房子社区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书记,唐海燕不仅把分内事办得干净利索,管得井井有条,还经常抽出时间走街串巷,到老百姓家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
  2015年2月的一天,唐海燕到社区入户走访,从居民王婆婆口中得知社区有一些孩子无家长看管,存在安全隐患。“家长们每天下午六点下班,而学校大多在下午四点就已经放学,这段时间,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们的安全无法保障。”唐海燕告诉记者。
  面对这样的情况,唐海燕再也坐不住了。不久后,唐海燕取得社工证,并向区民政局申请社工项目,率先在朝阳街道成立羽翼社会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她把社区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都召集到一起,组织社工和志愿者每天下午和周末为这些孩子做课外辅导。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她还主动联系居住在社区的西南大学教职工,邀请他们到工作室开设各类兴趣班。
  工作室为社区家长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唐海燕并不满足于此。她注意到,社区集中居住了一批在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青少年,于是,她开始思索如何利用工作室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
  2016年10月,唐海燕与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在羽翼社会工作室启动了“以爱之名,携手前行”新房子社区特殊青少年服务项目,为存在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的青少年提供就业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唐海燕告诉记者:“以往针对特殊青少年的康复项目往往选择在特殊学校中进行,忽略了社区的作用。通过这次社区与特殊学校的合作,可以让特殊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改善他们的家庭亲子关系提供帮助。”

组建演出中心让老人们“动”起来
  除了关心辖区青少年的成长,社区里退休老人的生活也是唐海燕关注的重点。新房子社区有常住人口3330人,其中5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75%。
  为了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经多方争取支持,唐海燕在2017年9月牵头组建溪韵演出中心。“演出中心成立后,社区老人天天聚在一起编排歌舞,逢年过节还自发为社区居民表演节目。”唐海燕告诉记者。
  在她的组织带领下,溪韵演出中心多次在街道演出中获奖,并应邀参加其他街镇的文艺汇演。社区老人们每每提起这些都说:“唐小妹为社区老人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让我们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探索成立自管委“三无社区”变为和谐家园
  给居民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唐海燕也一直在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面对一个老旧社区,一个三无(无物管、无业委会、无楼栋清洁工)社区,如何让居民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需要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共同来决定”。唐海燕说。
  2017年6月,《重庆市老旧住宅增设电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规定符合条件的老旧住宅经业主自愿申请可加装电梯。唐海燕抓住这个机会,探索运用“3+X+1”的工作方法(“3”为社区党委、社区党员、居民,“X”为各类社会组织,“1”为业委会后改为自管委员会),在文星村191号和192号楼房实施试点计划。她带领社区两委成为牵头人,社区党员为带头人,社区居民为承办人,发掘并组织社区居民中的热心人、积极分子,根据不同的情况成立不同的社会组织,并为其搭建平台,让他们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发挥作用。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文星村191号、192号居民楼终于装上电梯。唐海燕的“3+X+1”方法不仅解决了电梯问题,还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当年11月,唐海燕把程序复杂的业委会改为党建引领下的自管委员会,发动居民自己开展工作,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自治的动力,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帮助,让大家以共建的方式来达到利益共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