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5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静观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查
 作者:  浏览次数:2713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邓公平 文/图
  初夏,万物生长。从北碚城区出发,循着一路花红柳绿,走进风景如画的静观镇。脚下是宽阔干净的村道,映入眼帘的是黑瓦白墙的院落、绿色植被的葱茏,还有碧波荡漾的金子湖……“现在开门就能看见青山绿水,张口就呼吸到新鲜空气,农活忙完了去农家书屋下下棋、看看书,”素心村村民叶廷学说,“虽然我生活在农村,过得却不比城里人差。”
  这也是静观镇广大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近年来,静观镇通过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民生活更加宜居安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致富道路也更有奔头了。

环境美了更宜居
  “这两年,社区干净漂亮了,但在以前,垃圾乱堆、污水乱倒,脏乱差现象严重。”静观镇兴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德容告诉记者,“主要还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问题。”
  从2017年起,静观镇常态化开展“文明在行动·静观更洁净”工作,着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镇17个村和社区均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每月定期开展“洁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整治环境卫生,向群众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和健康卫生习惯。
  “刚开始是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带头,后来加入的群众越来越多,现在志愿者队伍已经超过50人。”刘德容说。
  此外,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鼓励群众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静观镇还结合“文明在行动·静观更洁净”工作,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文明小区”评选活动。在一大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扶贫帮困等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兴城社区居民张莉在镇上经营一家小餐馆,她告诉记者,“以前临街餐馆的垃圾,都是‘门前屋后,随便一丢’。现在大家不仅‘各扫门前雪’,还主动打扫大街上公共区域的卫生。”
  “静观是有名的‘花木之乡’,现在环境卫生搞好了,就更像个公园了。”居民宋国队说,“大家生活得舒心,也更加爱护环境。”

腰包鼓了心更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静观镇素心村有500多年的蜡梅种植历史,以村名为名的素心蜡梅更是香飘全国,目前全村超过半数的村民种植有规模不等的蜡梅。
  提到蜡梅,素心村党总支书记李伟就有一种自豪感。前些年,蜡梅的销售模式主要靠花农们售卖鲜切花,销售期短,收入也不高。2008年起,李伟先后创办荣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素心村三进村综合服务社,深度挖掘蜡梅的附加值,开发出了蜡梅纯露、蜡梅精油等深加工产品。为解决销路问题,李伟还在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商平台建起静观花乡网,把具有特色的静观蜡梅产品推向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蜡梅产品的热销,直接带动蜡梅鲜切花价格大幅上涨。“2016年的时候大概一斤3.5元,今年涨到了7元。”花农邓远富告诉记者,去年他种植了约3亩蜡梅,总收入近3万元。
  围绕蜡梅产业,素心村建起了蜡梅文化博物馆、特产专卖店、酒店,不少脑子活络的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去年12月,素心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年4月,获评重庆市2017年绿色示范村庄。
  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激发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干劲。(下转2版)
?静观镇集真村村民们在农家书屋看书学习。▼静观镇素心村村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