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7年08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家书
张华梅
 作者:  浏览次数:1002  放大 缩小 默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许,只有经历过战乱或动荡,处在信息不畅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对家书的渴望,才能了解一封薄薄的家书对于挂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游子的重要性。接到家书,有人喜极而泣,有人仰天长啸,但每个人都像换个人似的,精神焕发,一扫之前的阴霾。
  在如今越来越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家书作用被大大削弱。从前语重心长洋洋洒洒的家书,经常被浓缩为不超过70字的手机短信,报报平安没问题,要想作亲人间的深入交流,总是缺些什么。纵然可以连续发上很多条,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互动,及时知晓双方的近况,但不管是短信还是通话或视频,交流方面没问题,也非常方便及时,但却没有家书所能承载的厚重感。
  从前,出门在外的人,收到家书是令人羡慕的,往往引来很多人的围观,甚至有人还会用手摸一摸,以慰思乡之情。在外求学或入伍参军的人,苦一点没关系,累一点也没关系,一定要定期收到心中一直渴盼的家书。到了家里来信的日子,每天都跑传达室,在一堆信件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如果没有见到,则心中失落之极,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然后第二天继续去寻,直到盼来家书为止。所以说,家书就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到期不吃,会让人萎靡不振,甚至还会生病,生严重的思乡之病,此病只有靠家书这味良药才能治疗。据说,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态度最积极,改造得最好的,总是能经常收到家书的。同样,在外打工、求学、参军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人来说,经常收到家书,对其工作学习态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反之,收不到家书的人,会性格沉闷孤僻,还经常神情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过去,有很多不识字的老人,他们写封家书就只能求助于别人。在农村老家的时候,我就为乡邻们写过家书,每一次我都以最认真的态度,很细心来表达他们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情景我们在电影电视中也常见到,这场面极其温暖,每次都让我产生长久的感动。
  家书的文字最简单最朴实无华,它不用华丽的词藻,也无须煽情,自然能叫人潸然泪下。家书不是文学作品,却比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感动人,感人的不是文字,还在于家书本身,在于家书所携带的真情。很多家书,语句混乱,错别字众多,别人可能看不懂,但收信人自然能够看懂,自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真情。家书又胜于文学作品,它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专门而作的作品,不求传播,不求传世,但却书不尽思念亲人的真情,收信人是唯一的读者。
  收到家书,没有谁看过就丢弃,大多收藏起来,有空再拿出看看,细细品味那永远不会消失的温暖。长年在外的人,能收集很多家书,都放在箱子里,即使搬家,也会带着,永远珍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