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5月29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精准持续帮扶 让“病汉”蜕变为脱贫典型(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北碚大地上)
 作者:本报记者 刘洪滔 文/图  浏览次数:4361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宏和妻子在鱼塘喂鱼。

刘宏和妻子在鱼塘喂鱼。


  

  几年前,澄江镇史家村村民刘宏因患上白血病,生活完全依靠亲戚朋友接济,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刘宏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村里的脱贫典型。

精准施策 点燃脱贫希望
  今年50岁的刘宏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然而在2016年至2017年,接二连三的不幸打破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宁静。2016年3月,刘宏被确诊为白血病,时隔一年,刘宏的妻子廖小宏也被确诊为早期宫颈癌。为了给夫妻二人治病,刘宏一家先后花费了20余万元,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难以承受。
  “这20几万元基本上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全部积蓄。当时我的病情比较严重,每个月需要做一次骨髓穿刺手术,一次的花费就是6000元到7000元,妻子为了给我治病放弃了手术治疗,靠吃药来稳定病情。”刘宏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本想出去打工,边工作边治疗,但一直未能如愿,只能依靠亲戚朋友的救济维持生活。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刘宏夫妻俩找到村委会反映情况。出乎他意料的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非常重视,当即开展入户走访。没过多久,村委会就将刘宏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考虑到刘宏夫妻俩每月高额的医疗支出,村委会工作人员首先为夫妻二人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两人的医药费从七八千元减少到只需自费几百元。同时,工作人员为刘宏夫妻俩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以及无息贷款,保障刘宏一家日常生活开销。此外,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还通过定期走访,对刘宏夫妻俩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这家人积极面对病魔,重拾生活信心。
  2017年12月,刘宏25岁的儿子刘鑫光荣退伍,回到家中照顾父母。2018年初,刘宏及妻子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刘宏没有选择“等、靠、要”,而是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境况。2018年4月,刘宏向来走访的村党员志愿者提出就近务工以及用儿子的一部分退伍费将自家的3亩地改造为鱼塘的想法,希望村里提供技术指导。
  考虑到刘宏的身体状况,村委会将刘宏安排到了村里的公益岗位上岗,每天进行4个小时的道路维修、村道保洁等工作。同时,安排刘宏定期参加澄江镇农业服务中心举办的渔业养殖技术讲座,并联系农业技术人员到刘宏家的鱼塘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不仅如此,村党员志愿者还积极为刘宏养殖的生鱼寻找销路。目前,刘宏除了每个月一两千元的固定工资外,2018年10月至2019年年底依靠生鱼养殖获得额外收入15000余元。

持续帮扶 拓宽致富路
  2019年初,史家村为壮大集体经济,开始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村上闲置的土地,着手恢复高山绿茶茶场以及发展柑橘种植。刘宏一家被村里列为先期发展的典型进行重点帮扶。
  “刘宏脱贫致富的意愿很强,想法活络,干事也踏实,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帮助他尽快脱贫,走上致富路。”史家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圣炜告诉记者,村委会建议刘宏利用自家闲置土地种植柑橘,并承诺由村里派专人帮助定期管护,后期还会负责产品包销。
  这么好的机会,刘宏自然不会放过。“村里的‘一条龙’服务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我当即就答应下来。”2019年3月,在亲戚的帮助下,刘宏获得15亩闲置土地,又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流转租赁了25亩土地种植柑橘。目前,刘宏共种植了2000余棵果苗,预计明年挂果产出。
  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的刘宏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看着长势喜人的柑橘苗,刘宏告诉记者;“我现在有鱼塘和40亩柑橘,如果明年产出效益好,我想加大投入,发展精品民宿和休闲采摘。”
  对此,澄江镇党总支书记刘文龙很是欣慰。“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支持、产业扶植等方式,帮助刘宏成为史家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树立起标杆,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刘文龙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