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8月20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双晒”引爆北碚文旅 游客打卡有“迹”可循
 作者:  浏览次数:3606  放大 缩小 默认
缙云山索道(资料图)

缙云山索道(资料图)


  


  赏巴山夜雨,游温泉故里。4月25日,重庆“晒文化·晒风景”(以下简称“双晒”)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北碚篇精彩上线。
  北碚区委书记周旭辗转山水之间,畅游上千年的岁月长河。通过一首古诗、一条老街、一池温汤、一座山、一城人文,展现北碚的城市风貌、自然美景、人文底蕴,勾勒出一个自在北碚。
  3个月时间的酝酿发酵,北碚将“双晒”的关注度,变为游客的“打卡量”,北碚游客呈现井喷态势。“双晒”以来,北碚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608.11万人次,同比增长42.76%,旅游实际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49.53%。
  短片中的缙云灯塔、缙岭云霞、八桥叠翠、缙云山涂鸦索道、缙静咖啡、重庆自然博物馆、西部科学院旧址等成为新晋“打卡”点。
  “双晒”何以引爆北碚文旅市场?8月15日,记者带你重温北碚“双晒”,从书记的“足迹”里寻找答案。

足迹·文脉
  一千多年,诗人李商隐造访缙云山,遇山中夜雨连绵,不禁思念爱妻,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书记晒文旅”北碚篇以千年前的这场夜雨作为开篇,渲染出一个诗意的山水世界。
  随之镜头一转,人们的思绪拉回到现代,在学校课堂,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已传诵千年。
  短片中,周旭闹中取静,穿过城市繁华,闲庭信步来到缙云山,开启了这场“穿越”古今的人文之旅,从巴山夜雨寄乡愁,到抗战时期的乡村建设,再到金刚碑的蝶变,北碚的文旅脉络逐渐清晰。
  北碚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记载抗战历史的城市博物馆。
  抗战时期,北碚被划为迁建区,先后涌进了机关、学校、社会事业单位两百多个,各界名流、学者、作家、科学家三千多人。
  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北碚留下了深厚的文史记忆:梁实秋曾在北碚度过8年时光;老舍在北碚完成《四世同堂》;郭沫若在北温泉诗兴大发留下大量名篇;教育家晏阳初和梁漱溟更是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
  中国近代科教文化的精彩在北碚绽放。
  如画的山水,引来古今名人挥毫泼墨,为北碚这座城市注入灵魂,同时,也留存诸多抗战遗迹,成为后人寻访往昔岁月的最好载体。
  “双晒”增加了北碚曝光率,书记当“导游”让各个景点深入人心。“五一”假期正逢北碚“双晒”活动步入高潮,雅舍、晏阳初旧居、红楼美术馆、重庆自然博物等受到不少游客青睐。
  据统计,重庆自然博物馆接待游客4.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2%;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吸引大批“文艺范”游客来北碚打卡,日均人流量是平时6倍以上;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68%。
  “双晒”以来,北碚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608.11万人次,同比增长42.76%,旅游实际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49.53%。 (下转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